凌晨三点的雪山脚下,寒风呼啸着掠过帐篷,发出 “呼呼” 的声响。26 岁的周航裹紧冲锋衣,背着沉重的登山包,跟着向导的脚步,踩在厚厚的积雪上,一步步向海拔 5396 米的哈巴雪山山顶攀登。手电筒的光束在雪地里划出一道微弱的轨迹,脚下的冰爪与冰层摩擦,发出 “咯吱咯吱” 的声响。对周航这个每天穿梭在写字楼、习惯了城市便利生活的互联网程序员来说正规股票配资网站,这场登山之旅不仅是对体能的挑战,更是一场在极限环境中,与自我对话、与自然共处的精神修行。
初遇登山:一次 “冲动” 的约定
周航与登山的缘分,源于和大学室友的一次聚会。去年夏天,室友们聊起各自的生活,有人抱怨工作枯燥,有人感慨日子平淡。“不如我们去登一次雪山吧!” 从事户外领队工作的室友陈阳突然提议,“站在山顶俯瞰云海的感觉,能让你重新认识生活。”
这个提议让周航既兴奋又犹豫。他从小就缺乏运动习惯,爬几层楼梯都会气喘吁吁,更别说攀登高海拔雪山了。“我体能这么差,肯定登不上去,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?” 周航说出了自己的担忧。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雪山确实有挑战,但只要做好充分准备,循序渐进,普通人也能完成。而且登山的意义不是一定要登顶,而是在过程中突破自己。”
展开剩余77%在室友的鼓励下,周航心动了。他和另外三位室友约定,半年后一起挑战哈巴雪山。从那天起,周航开始了系统性的准备: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起床跑步,周末去周边的山区进行低海拔徒步,增强体能;同时,他还跟着陈阳学习登山知识,了解高海拔适应技巧、冰雪装备使用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。“以前觉得登山就是‘往上爬’,了解后才知道,这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充分准备的运动。” 周航说。
攀登之路:在极限中突破自我
半年后,周航和室友们如期抵达哈巴雪山脚下的登山大本营。经过一天的适应性休息,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,开始向海拔 4100 米的 C1 营地进发。刚开始的路程以森林步道为主,坡度较缓,周航还能轻松应对。可随着海拔逐渐升高,空气越来越稀薄,他开始出现轻微的高原反应:头晕、胸闷、呼吸急促,每走一步都变得格外艰难。
“要不要休息一会儿?” 陈阳注意到周航的脸色不太好,放慢脚步问道。周航摇了摇头,他靠着树干,深呼吸几次,然后从背包里拿出氧气瓶,吸了几口。“没事,我还能坚持。” 他调整好状态,继续跟着队伍前进。
抵达 C1 营地时,天色已经暗了下来。夜晚的营地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,帐篷外寒风呼啸。周航躺在床上,高原反应让他难以入睡,翻来覆去直到凌晨才迷迷糊糊睡着。第二天清晨,他们继续向山顶进发。这段路程全是冰雪路段,需要踩着冰爪,借助冰镐向上攀登。陡峭的冰坡、湿滑的路面,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。
在海拔 5000 米左右的地方,周航的高原反应突然加重,恶心、呕吐的症状接连出现,体力也消耗殆尽。“要不你就在这里等我们吧,我们登顶后下来接你。” 向导看着他虚弱的样子,建议道。周航看着不远处被云雾环绕的山顶,心里泛起一丝退意。可他想起自己半年来的准备,想起和室友们的约定,又咬了咬牙:“再给我十分钟,我缓一缓,继续往上走。”
他坐在雪地上,吃了点高热量食物,又吸了会儿氧,在室友们的鼓励下,重新站了起来。这一次,他调整了呼吸节奏,放慢了攀登速度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走。虽然每一步都很艰难,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—— 他知道,自己正在突破身体的极限,也在超越过去的自己。
团队协作:雪山中的 “生死与共”
登山的过程中,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在陡峭的冰坡上,前面的人需要用冰镐凿出脚印,方便后面的人攀爬;遇到队友体力不支时,大家会主动分担他的背包重量;有人不小心滑倒时,身边的人会立刻伸出援手,拉住他的登山绳。
周航至今记得,在攀登一段接近垂直的冰壁时,他因为手滑,身体突然向下坠。就在这危急时刻,前面的陈阳立刻拉住了他的登山绳,后面的室友也紧紧拽住绳子,合力将他拉了上来。“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,只觉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。” 周航回忆道,“如果不是他们,我可能已经滑下去了。”
从那以后,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更加警惕,也更加依赖彼此。休息时,大家会分享食物和水,交流攀登心得;遇到困难时,会一起商量解决方案,互相打气。“在雪山里,我们就是一个整体,只有互相帮助,才能一起安全登顶,平安下山。” 陈阳说。
除了队友之间的协作,对自然的敬畏也贯穿了整个登山过程。在攀登途中,他们遇到过突然袭来的暴风雪,不得不暂时躲在岩石后面躲避;看到过因天气变化而崩塌的冰裂缝,庆幸自己提前绕开了危险区域。“雪山的天气变幻莫测,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,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,做好应急准备,不盲目冒险。” 向导的话,让周航对自然多了一份敬畏之心。
登顶时刻:雪山之巅的感悟与成长
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难攀登,当周航终于踏上哈巴雪山山顶时,所有的疲惫和不适都瞬间烟消云散。他站在山顶,俯瞰着脚下翻滚的云海,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,壮丽的景色让他热泪盈眶。“原来在大自然面前,人类这么渺小;原来我真的可以做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” 周航激动地说。
室友们互相拥抱,分享着登顶的喜悦。他们在山顶插上旗帜,拍照留念,然后在向导的催促下,开始准备下山 —— 高海拔地区不宜久留,而且下山的路程同样充满挑战。
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,周航的膝盖因为长时间受力,开始隐隐作痛。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,在队友们的帮助下,一步步走回了大本营。当他卸下登山包,躺在温暖的帐篷里时,心里满是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这次登山之旅,让周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以前的他遇到困难容易退缩,做事缺乏耐心;现在的他变得更加坚韧、勇敢,也更懂得珍惜生活。“登山教会我的,不仅是如何应对极限环境,更教会我在面对人生的‘雪山’时,要保持坚定的信念,学会与他人协作,敬畏自然,也敬畏每一次挑战。” 周航说。
回到城市后,周航依然保持着运动的习惯,偶尔也会和室友们一起去徒步。每当他遇到工作或生活中的难题时正规股票配资网站,总会想起站在雪山之巅的那一刻 —— 只要坚持下去,终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。对他来说,哈巴雪山的山顶不是终点,而是他人生旅程中一个新的起点,带着登山时收获的勇气与敬畏,他会继续勇敢地向前走,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。
发布于:四川省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