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能想到,竟然有人能够用一堆石头,从银行当中骗走了数百亿贷款?这难不成是用了什么“点石成金”的法术吗?
你还别说,这还真是现代版的“点石成金”,不过不是法术,而是骗术,一个“冒牌央企”用了一堆石头以及一堆所谓的专业评估报告,直接从64个大机构中贷款了数百亿元,等到周转不开暴雷的时候,创始人直接选择潜逃在外,至今没人知道他的踪迹。
静思园
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静思园,这是咱们国家的4A级景区,原本是属于商人陈金根的,他当初为了修建静思园,从全国各地开始收集奇石、古树、砖雕、盆景和古建筑。
展开剩余87%他用了十年的时间,才将静思园给打造完成,其中最著名的,就是静思园当中竖立着的庆云峰了。
这块石头非常神奇,石头上布满了上千个孔洞,并且这些孔洞洞洞相连,如果在峰顶注水,则千孔喷泉,峰底燃燧,则百窍吐烟。
相传宋徽宗以及乾隆都曾对这块石头非常感兴趣,但是最终都没能运走,最终兜兜转转被陈金根给挖了出来,放到了自己的私家园林静思园当中。
据说当年陈金根为了将庆云峰搬走,不仅引进了一辆前苏联的导弹发射车,甚至还出钱修路修桥,才将这块石头送到了静思园。
而为了修建静思园,最终的花费更是超过了4.5亿,可惜的是,因为后来陈金根的生意出现了一些问题,手里缺钱,最终将静思园以4.5亿的价格打包出售给了中青旅实业。
这本身是个在正常不过的交易行为了,没想到当初仅仅花了4.5亿就将静思园买下的中青旅实业,竟然玩了一手“点石成金”。
点石成金
在中青旅实业将静思园买下来之后,玩了一手点石成金,中青旅实业总经理赵宗辉找到一家名为“中瑞国际”的评估机构。
没多久,这家评估机构给出了一份评估报告,将静思园的估值给定在了388.9亿元,其中有379.7亿元都是石头。
要知道静思园里的石头一共有4000多块,也就是说其中每块都是都将近1000万元,这是何等天价?
就是凭借着这份所谓的专业评估报告,赵宗辉只拿出来了四块石头作抵押,估值就高达11.2亿元,直接从锦银金融租赁公司贷出来了8亿现金。
而他之所以能够这么顺利的贷出来这么多钱,除了这份所谓的“评估报告”之外,还有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他披上了一层“虎皮”。
他所创立的这家公司名为中青旅实业,换成任何一个人猛一看,都会认为这是央企中青旅集团的下属企业。
但是这两家公司,虽说前边都是一样的,但是后缀一个是实业一个是集团,是有天壤之别的,赵宗辉就是利用这一点,给自己披上了央企的外衣。
别人一看中青旅实业这个名字,下意识的认为这家公司和央企之间是存在联系的,自然就会放松警惕。
赵宗辉就是凭借着这两点,获取其他人的信任,用故事包裹资产,用评估虚增价值,用所谓的“央企身份”获取信任,静思园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平常的景区,摇身一变,成为了赵宗辉骗取贷款的不二利器。
其实从中青旅实业的发展路径就能够看出端倪,从2015年开始,中青旅实业在总经理赵宗辉的带领下,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,就将总资产规模从100亿疯狂上涨到1000多亿。
增长规模高达10倍,这种诡异的增长速度,如果其中没有猫腻,其实是不太可能的,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,中青旅实业的套路其实就是借钱。
先用借来的钱收购资产,将这些资产抵押出去再借钱,然后再收购资产,周而复始,成长为了千亿级别的企业。
直接跑路
如果说中青旅实业借来了这么多钱,是凭运气的话,他们可以凭实力将钱给还了也还算可以,可惜的是,中青旅实业很明显没有这个实力。
据悉,中青旅实业一共在60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发生了逾期,整体负债超过了550亿元,而赵宗辉直接就跑路到了香港。
没办法,债主们只能找到央企中青旅控股,结果尴尬的事情发生了,所谓的中青旅实业和中青旅根本没有任何的关系。
人们怎么也想不到,这位打着央企名号的公司,竟然自导自演了一场针对全国金融机构的骗局,而在东窗事发之后,始作俑者们却妄图玩一手瞒天过海,只是最终这些人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。
只能说这件事发生的实在是太离谱了,一堆石头,就算是再值钱,能值数百个亿吗?同时也提醒广大投资者,在投资的时候,不要听对方说的天花乱坠,什么央企、国企背书。
自己好好调查一下公司的背景,说不定有时候能有意外收获,防止自己被骗!
信息来源
发布于:河南省双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